2018年,“禁廢”、“環保”是壓在塑料企業身上的兩座大山,國內經濟大環境不景氣,環保不斷逼緊,塑料行業壓力加大,價格優勢喪失,市場競爭力減弱,眾多塑料企業相繼退出了市場。
塑料產業是中國重要的出口項目之一,中國儼然成為了世界第一塑料工業大國,但是塑料行業仍然面臨著各種挑戰。國際貿易爭端加劇,中美之間、美歐之間的貿易糾紛使得塑料行業遭受重創。
各國紛紛加入禁廢行列
2018年“禁廢令”進一步升級,繼2017年底禁止進口生活源廢塑料后,工業來源廢塑料2018年12月31日全面禁止!相繼泰國,馬來西亞,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大國也明文禁止廢塑料進口,更為重磅的是挪威政府提出將塑料廢物明確納入《巴塞爾公約》范圍。對于加入《巴塞爾公約》的國家而言,修正案意味著“未經出口、過境和進口國主管當局的事先通知和同意,將不再進行所有塑料廢物的運輸。而對于非巴塞爾締約國家,例如美國,其后果將更具影響力。如果《巴塞爾公約》將廢塑料納入管轄范圍,全球廢塑料貿易流注定改變。
完善廢塑料回收體系
隨著塑料制品數量不斷增大,廢棄塑料也在不斷增多,因此廢塑料回收再利用變得越來越重要。
2018年,規范經營的大型廢塑料回收利用企業將會加速發展。行業競爭逐步向中高端領域滲透,行業發展潛力進一步顯現,進而帶動國內廢塑料回收體系不斷完善,回收量較上年將小幅增長,園區化發展將是未來廢塑料回收利用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。